常見運動生物力學研究手段及其應用
主講人:王向東
主持人:侯會生
時 間🕴🏻:2019年12月27日(周五)9:00—11:30
地 點👵🏿:EON体育4會議室
主講人簡介🚶♂️➡️🚤:
王向東,1973年生於山西省太原市,博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體育總局首批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入選者🫙。現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北京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任上海EON体育4博士生導師、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大學客座教授❣️、成都EON体育4客座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碩士導師等職務。
1995年畢業於山西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1999年獲得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得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和2004年兩次作為訪問學者赴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短期學習交流。1999年6月分配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共計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和橫向課題30余項🧘🏿♂️👹,科研經費累計達到1000余萬👳。多年來一直從事運動生物力學和體育工程的研究工作🏂🏽,涉及跳水🍢、體操、舉重、射擊、摔跤、排球等項目和運動裝備的課題研究🩼。此外,近幾年與新加坡體育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科EON4計算所和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在體育工程領域完成了多項科研項目。
作為第一作者在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等核心期刊及國內外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參與撰寫了《運動生物力學測量方法》和《我國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狀態診斷和監測系統與建立》2部專著,作為主編撰寫了《青年人六大關節肌力研究》和《女子抓舉技術的測試與研究》2部專著🔝。工作至今,科研成果曾榮獲國家體育總局備戰奧運會科技服務與科研攻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曾榮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曾榮獲科技部頒發的“科技奧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0年開始作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秘書長至今協助主任委員已成功舉辦了11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和1屆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年會🤹🏽。工作至今共計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3名👉🏿。
教育工作經歷:
n1991年9月-1995年7月 山西大學物理系 大學本科
n1996年9月-1999年7月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系 碩士研究生
n2003年9月-2006年7月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EON4 博士研究生
n1999 年8月-2000年12月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研究助理
n2000 年12月-2005年12月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n2005 年12月-2011年12月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n2011 年12月-至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n2000年12月-2001年3月 香港中文大學 訪問學者
n2004年12月-2005年3月 香港中文大學 訪問學者
獲獎情況:
1. 國家體育總局首批“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培養對象。
2. 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EON4👳🏽♂️、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氣象局十二部門共同成立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領導小組頒發的“科技奧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3. 國家體育總局第二十七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4. 國家體育總局第二十八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獎二等獎1項。
5. 國家體育總局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獎三等獎1項⚈。
6. 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個人貢獻三等獎” 。
7. 《基於視頻的舉重運動訓練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實現》榮獲2012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8. 《舉重運動員技術快速診斷系統的研究與建立》榮獲2014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9. 《我國潛優勢項目技戰術特征及訓練方法的研究》榮獲2016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0. 《技巧性項目關鍵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建模及計算機仿真研究》榮獲2016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1. 《基於雙kinect的人體關節點自動識別關鍵技術和系統》榮獲2018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1. 《健康男女青年前臂旋前🥢、旋後肌群力量的研究》,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02年4月🧑🏿🌾。
2. 《運動生物力學方法學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體育科技💪🏼,2003年2月🧍。
3. 《運動生物力學測試手段面臨的問題與射擊項目研究中的探索》🐅,體育科學⚜️,2003年7月🛸。
4. 《中國青年踝關節跖屈😴、背屈肌群力量的研究》,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03年6月。
5. 《程菲跳馬踺子後手翻直體後空翻轉體900°運動學分析》,中國體育科技🚵♂️,2007年1月。
6. 《優秀女子舉重運動員抓舉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中國體育科技,2008年6月。
7. 《優秀女子舉重運動員抓舉技術的運動學研究》,成都EON体育4學報,2009年🥷🏻。
8. 《優秀男子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主要關節肌力特征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12年11月😿。
9. 《優秀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上肢關節肌力特征研究》,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12年10月👫🏊🏿♂️。
10. 《不同水平女子舉重運動員抓舉技術參數的對比》🧘🏽,首都EON体育4學報,2013年12月。
11. 《優秀女子舉重運動員抓舉動作技術的肌電測試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10月🧑🏿。
12. 《一種運動軌跡引導下的舉重視頻關鍵姿態提取方法》,圖學學報,2014年4月🕵🏻♀️🦹🏿。
13. 《基於平面棋盤格標定板的三維空間標定新方法》⛄️,圖學學報👩🏿🚀👨🏻🌾,2016年12月。
14. 《新規則下大級別古典跤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技戰術特點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年11月。
15. 《矯形鞋墊在相關病症康復中的應用研究現狀》🔅,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17年5月。通訊作者。
16. 《Deep key frame extraction for sport training》,China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CCCV2017🧏♀️,2017年10月,EI檢索,通訊作者🏄🏻♀️。
17. 《快速非剛體人體運動三維重建》,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8年8月,EI檢索🧒🏼,通訊作者。
18. 《短道速滑1000米滑行的運動學特征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18年10月⌨️。已錄用。
19. 《Deep key frame extraction for sport training》,Neurocomputing,SCI👍🏿,影響因子3.241,2018年11月。通訊作者👨🏽💼。已錄用🅿️。
20. 《短道速滑運動中的軌跡建模》,圖學學報,2018年12月。通訊作者。已錄用😶。
專著(主編):
1. 青年人六大關節肌力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2. 女子抓舉技術的測試與研究,人民體育出版社,2014年8月。
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第一完成人)
1. 王向東,謝威等🩹。一種無線音頻同步系統及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5 1 0195281.5)💀。
2. 王向東,謝威等🎚。 一種無線音頻同步系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520249291.8)🔢。
3. 王向東🈶。基於平板的三維空間標定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5SR040829)。
4. 王向東。 基於視頻的舉重運動訓練分析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3SR149743)👩🏻⚖️。
5. 王向東。 科星運動圖像分析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3SR150698)。
6. 王向東。基於視頻的運動解析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5SR040375)。
7. 王向東📽。摔跤技術分析系統網絡版。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6SR080270)🫅🏻。
8. 王向東🤳🏼。雙體感人體運動捕捉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號:2018SR287625)。
9. 王向東,董琦奇🧑🏼🚀。一種用於體育比賽測量中的平板標定系統。 國家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16 1 0424487.5). 申請中🧛🏿♂️。
10. 王向東,姚斌等。 一種利用運動處方的智能健身指導方法和系統。國家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1810153365.6),申請中🪮。
11. 王向東⌚️,李琪等🧺。基於雙體感追蹤系統的人體運動捕捉系統及捕捉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1810153371.1),申請中🍦。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負責人)🧕𓀒:
國家級
1. 射擊綜合攻關服務,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007.1-2007.12.(已結題)
2. 2008年奧運會射擊項目重點運動員競技狀態研究與調控🙎🏿,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008.1-2008.12.(已結題)
3. 冬殘奧運動員技能優化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專項🦹🏿,2018.8-2022.6.國撥經費675萬。(在研)
省部級
1. 體操難新動作技術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02.6-2004.12.(已結題)
2. 女子舉重技術攻關,國家體育總局,2004.1-2004.12.(已結題)
3. 運動圖像自動識別技術在舉重科研中的研究與應用,國家體育總局🧑🏽⚕️,2005.1-2005.12.(已結題)
4. 備戰2008年奧運會射擊項目運動生物力學綜合攻關與服務,國家體育總局,2006.1-2006.12.(已結題)
5. 國家舉重隊備戰2008年奧運會運動生物力學科技攻關服務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06.1-2006.12.(已結題)
6. 舉重運動技術快速監測與診斷系統的研究與建立,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06.3-2007.3. (已結題)
7. 2008年奧運會射擊項目重點運動員射擊動作技術的綜合測試與診斷,國家體育總局⌚️,2007.1-2007.12.(已結題)
8. 備戰2008年奧運會我國優秀女子舉重運動員動作技術綜合監測與診斷,國家體育總局,2007.1-2007.12.(已結題)
9. 2010年冬奧會速度滑冰運動技術監控與服務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09.1-2009.12.(已結題)
10. 舉重運動技術表面肌電診斷方法的研究😲,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09.3-2010.3. (已結題)
11. 國家古典摔跤隊重點運動員專項力量測試與評定🚋,國家體育總局,2009.6-2010.12.(已結題)
12. 國家摔跤隊備戰2012年奧運會重點運動員技戰術統計分析與專項力量診斷,國家體育總局,2011.2-2012.10.(已結題)
13. 國家摔跤隊重點運動員技戰術統計分析與對策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13.6-2015.3.(已結題)
14. 為國家短道速滑隊提供運動生物力學科技攻關和服務,國家體育總局,2015.12-2016.6. (已結題)
15. 運動圖像解析技術在殘疾人遊泳輕殘級別(S7-S10級)訓練中的技術攻關研究,中國殘聯🚰,2016.3-2016.12. (已結題)
16. 國家男排運動員膝🧑🏽🍳、踝關節肌力測試𓀀、評估與運動損傷成因分析,國家體育總局,2017.3-2017.12. (已結題)
17. 基於視頻的無框架空間標定技術的三維運動解析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13.3-2015.3. (已結題)
18. 基於網絡的運動圖像分析系統的研究與應用,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12.3-2015.3. (已結題)
19. 人體運動信息自動獲取與評價系統的研究,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15.3-2017.12. (已結題)
20. 定製化矯形鞋墊在健身跑中防護作用的生物力學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17.12-2018.12.(在研)
21. 基於視頻的短道速滑項目的運動學參數分析,科技部公益類科研院所專項基金⚓️,2017.3-2018.12.(在研)
22. 自由式小輪車騰空翻越轉體動作技術訓練系統的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18.8-2019.12.(在研)
橫向合作🫲🏼:
1. 圖像自動識別技術在舉重科研中的應用研究,中國科EON4計算所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04.10-2005.12. (已結題)
2. 優秀自行車運動員騎行技術的生物力學測試與相關裝備研究,企業課題▪️,2013.4-2015.12. (已結題)
3. 求質集團慢跑鞋產品與其他品牌慢跑鞋的生物力學對比測試與研究,企業課題,2015.3-2015.12. (已結題)
4. 兒童足型與足底壓力分布特征的測試與研究,企業課題👱🏻♀️,2017.3-2017.12. (已結題)
5. 新佰倫股份有限公司慢跑系列緊身衣的生物力學性能測試與基於智能手環手機APP的開發與研究,企業課題,2017.6-2018.6.(在研)
6. 殘奧會重點運動員杜仲膠下肢假肢接受腔的生物力學測試與優化🐰,北京化工大學🪂,2018.3-2020.3.(在研)